今天是:

师资队伍

教师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正文

吴玲

发布日期:2025-07-24    作者:     来源:     点击:

       

姓名:吴玲

职称:副教授

电子邮件:lwzygj@163.com

研究方向:交通安全、低碳交通、智慧交通、交通大数据分析

吴玲,女,工学博士,副教授,荣获2024年度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5%。毕业于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直博生),获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受留学基金委资助,以联合培养博士的身份,于2016-2017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交流学习。现为西安航空学院车辆工程教师,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负责人,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长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社会职务兼任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汽车低碳环保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联合会委员会常委。

研究方向为低碳交通、交通安全、交通数据分析等。科研成果方面,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研究工作,主持完成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科研平台开放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获批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项目、道路交通减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岚皋县交通运输局等横向委托项目5项,参与完成厅局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7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授权专利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

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先后主持完成省级一流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推荐)、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项,主持完成校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混合式课程改革、校级一流课程项目及校企合作课程各1项,并以主要成员身份参与完成各类课程建设及改革项目9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及校级高教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承担各类校级教改及新工科研究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教改论文5篇。

教育背景

2009.09-2013.07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汽车运用工程)本科/学士

2013.09-2018.06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研究生/博士(直博生)

2016.09-2017.09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交通运输研究所UMTRI 联合培养博士

工作经历

2018.06-2020.12 西安航空学院 专任教师/讲师 汽车服务工程

2020.12至今 西安航空学院 专任教师/副教授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负责人

2022.06至今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博士后工作站

研究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11-2025.10,进藏通道应急抢通关键技术及装,在研,专题负责人

[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2020.01-2022.04,基于生理与行为指标的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环境下驾驶人风险特性研究,结题,负责人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2024.01-2025.12,融合改进元胞传输模型和深度学习的高速公路多场景下交通流动态推演和预测研究,在研,负责人

[4]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2023.09-2025.09,面向主动交通管控的高速公路多复杂场景下交通流态势推演和预测研究,结题,负责人

[5]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23.01-2024.12,融合交通波理论和深度学习的高速公路多场景下交通流动态推演和预测研究,结题,负责人

[6]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9-2023.04,双碳背景下城市客运系统交通出行结构优化对策研究,结题,负责人

[7]重点科研平台开放基金,2025.01-2026.12,多源数据驱动下交通-能耗-碳排放特征动态耦合机理研究,在研,负责人

[8]重点科研平台开放基金,2019.01-2020.09,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环境驾驶人风险特性研究,结题,负责人

[9]横向项目,2019.09-2020.08,汽车智能共享出行产业与技术研究,结题,第二负责人

[10]横向项目,2022.08-2023.10,高速公路岚皋县城连接K0+780~K0+880段状态评价及预警决策,结题,负责人

[11]横向项目,2023.09-2024.08,服务公路管理提升的机理揭示建模与特征凝炼,在研,负责人

学术论文

[1]Unveiling the impact of heterogeneous driving behaviors on traffic flow: A mesoscale multi-agent modeling approach[J]. 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24, 119: 109500. (SCI检索,第一作者)

[2]Developing a time-series speed prediction model using Transformer networks for freeway interchange areas[J]. 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23, 110: 108860. (SCI检索,第一作者)

[3]The Influence of In-Vehicle Subtasks on Driving Performance Using the Lane-Changing Tes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1, 35(16): 2159059. (SCI检索,第一作者)

[4]An innovative method to measure and predict drivers’behaviour in highway extra-long tunnels using time-series modelling[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 2020, 38(1): 207-217.  (SCI检索,第一作者)

[5]NARX Network based Driver Behavior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using Time-series modeling[J]. Intelligent Automation and Soft Computing, 2018, 24(3): 633-642.  (SCI检索,第一作者)

[6]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Visuospatial Memory Secondary Tasks on LCT Driving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7, 31(10): 1759020.  (SCI检索,第一作者)

An examination of teen drivers’ car-following behavior under naturalistic driving conditions: With and without an [7]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J].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2020, 147: 105762.  (SCI检索,第二作者)

[8]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环境车道行驶速度特性及短时预测模型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3,43(06):1035-1044. (CSCD核心,第一作者)

[9]基于安全车速差的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环境驾驶人行为风险特性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10):1636-1646.  (CSCD核心,第一作者)

[10]高速公路中长隧道出入口段视错觉减速标线设置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01):81-86.  (CSCD核心,第一作者)

[11]视觉记忆型次任务对驾驶绩效及安全的影响[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05):158-163.  (CSCD核心,第一作者)

[12]进藏通道交通阻断特性及参数识别模型研究[J/OL].公路,2025,(07):243-251[2025-07-25]. (中文核心,第一作者)

[13]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分合流区车道级行驶速度特性及短时预测模型研究[J].公路,2023,68(11):182-191. (中文核心,第一作者)

[14]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驾驶人视觉特征变化规律及安全状态判别模型研究[J].公路,2016,61(01):138-143.  (中文核心,第一作者)

[15]进藏公路交通阻断状态判别及预测模型[J].中外公路,2025,45(01):42-52. (科技核心,第一作者)

[16]基于多Agent建模和NetLogo仿真的异质性驾驶行为对交通流的影响[J].交通运输研究,2024,10(05):15-26. (科技核心,第一作者)

[17]Investigating the Impacts Caused by Manual Secondary Tasks on Drivers’ Visual Behavior[M]//CICTP 2016. 2016: 152-161. (EI检索,第一作者)

授权专利

[1]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结构评价系统,2025-04 (发明专利,排名第1)

[2]一种公路交通阻断状态的分级和预测方法、系统,2024-09 (发明专利,排名第1)

[3]一种基于YOLO神经网络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2024-11 (发明专利,排名第1)

[4]一种道路中心临时交通指挥信号灯设备,2023-06 (发明专利,排名第1)

[5]一种基于隧道安全的无人驾驶用防撞预警装置,2023-04 (发明专利,排名第1)

[6]一种隧道火灾自动搜救小车,2020-12 (发明专利,排名第1)

[7]一种无人驾驶汽车防损坏的测距感应器,2020-09 (发明专利,排名第1)

[8]基于因子分析的特长隧道环境驾驶人心理负荷测量方法,2020-06 (发明专利,排名第1)

[9]高速公路隧道环境下驾驶人的行为风险量化方法,2019-10   (发明专利,排名第1)

[10]一种基于桥洞积水的汽车驾驶员预警装置,2018-12   (发明专利,排名第1)

[11]一种汽车辅助驱动装置的布置结构,2023-08     (发明专利,排名第1)

[12]一种车辆间距测量装置,2023-07        (发明专利,排名第1)

更新时间:2025年7月24日